[專題]對話戲:從《愛情不用翻譯》看節拍的定義和應用

關於故事是否流暢的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檢視方式,從"起承轉合"到三幕劇的衝突曲線都有,這些方式的共通點是它們都會注意劇情線的"起伏",一條故事線再怎麼順,還是要有基本的起伏,才能讓觀眾投入。因此檢視流暢度與否,就要回歸到單一場景(Scene)和其最基本的組成單位:節拍(Beat)

節拍定義


根據知名編劇老師Robert McKee的著作《對白的解剖》,節拍指一個人或一件事在場景中帶出的行動與反應。舉例來說,A責罵B之後,B向A道歉,這樣就是一個節拍(責罵/道歉)。檢視節拍最容易的方式,就是以"動名詞"分辨。

但要讓衝突的張力逐步高升,就要確保下一拍有真的疊在前一拍上,使這場戲的情緒有真正堆疊,最有效的方式是讓每動名詞都和情緒有關。現在我針對情侶吵架戲分別寫兩版本(括弧內為動名詞),看看哪一場情緒起伏比較清晰。

共有劇情前提:兩人的情感不再像以前一樣火熱,開始因各自的壞習慣與想法偏差產生齟齬,遇到新歡的A決定想辦法擺脫B。

A:你有看到我的票嗎?
B:你不是說各帶各的?(反問)
A:我沒有這麼說啊。(否認)
B:那看來也沒什麼辦法了。(忽略)
A:所以你要拋下我自己去看戲?(質問)
B:還能怎麼辦,是你自己搞丟的。(反駁)
A:這時候你應該要一起想辦法啊,男女朋友不就該互相幫忙?(責備)
B:這也不能拿來為你的健忘找藉口。(諷刺)
A:我真的不知道這段關係能不能繼續下去了。

這版本兩人都有針對前一句做回應,每句話也有明確的動名詞,但整段看起來就只是普通的爭吵,最後A暗示分手的話並沒有呈現什麼張力。現在我在後半段做些更動,看是否有所變化。

A:你有看到我的票嗎?
B:你不是說各帶各的?(反問)
A:我沒有這麼說啊。(否認)
B:那看來也沒什麼辦法了。(忽略)
A:你又想拋下我啦?好啊繼續過空虛寂寞的阿宅生活。(諷刺)
B:你這什麼意思?(疑問)
A:遇到事情你就這樣躲起來,難怪你自己都沒什麼朋友。(諷刺)
B:你自己的錯不要扯到我身上...(閃躲)
A:我沒有說這是你的錯,只是你這種習慣可能也跟你們家有關係啦。(諷刺)
B:不要把我家人扯進來!!(威嚇)
A:我只是想幫忙啊,你一直這樣躲著,是要怎麼維持這段關係。(收網)

雖然第二版A的動名詞大都是"諷刺",但這些行動都有激起B的情緒,而且A每次諷刺的話題都能進一步刺激B,因此人物在這場戲的情緒就有較清楚的起伏曲線。更重要的是第二版有真正呈現這場戲的"事件"。

場景和事件


表演工具書《電影表演-導演必修課》寫道:「每場戲裡都會有一個核心情緒事件,也就是角色互動間"發生"的事。」最好的編導能把每場戲的情緒事件找出來,並連接成一個真正完整的故事。

除了核心事件,寫一個完整的場景也需要了解此scene在整個劇本的定位,它要提供哪些資訊,人物在主線又是處於什麼樣的狀況。這樣一來,除了讓人物的行動合邏輯,也能為其行動注入更扎實的情緒起伏,讓觀眾真正參與故事。

要區別情緒事件和一般劇情事件,可以從"人物的行動"來檢視。前面寫的短戲中,"劇情事件"是情侶吵架,"情緒事件"則是A想辦法分手。後者有真正帶出主角在整個故事中的行動和對策,而第一版沒有清楚呈現情緒事件,因此即使場景看似完整,但其實只會給人流水帳的感覺。

寫第二版時,我先釐清人物的行動邏輯:A決定要擺脫這段感情,但又不想要招來B後續的糾纏騷擾,或是被親友說三道四,因此他在這場戲想誘導B主動提分手,他先故意忘記帶票,引導B再犯冷漠自私的老毛病,也讓A有機會把焦點轉移到B很敏感的話題上,激發他的憤恨(但又不至於想殺人),即使沒辦法立即見效,至少也能讓B開始考慮分手。

確認A的行動邏輯和情緒事件後,就能依此核心事件找出此場戲的轉捩點(A開始諷刺B),再圍繞此轉捩點設計節拍。

第二版前半段是A和B都很熟悉的爭吵場面,到了轉捩點時,A不像以前那樣避免爭端,而是直接開酸,始料未及的B被壓著打的同時,情緒也堆到臨界點。即使這場戲想建立的喜劇氛圍沒有成功,但至少能讓觀眾清楚看到A的行動及奸詐,或許還能吸引他們想看A後續的遭遇。

這些節拍設計的做法在衝突明顯的喜劇片或肥皂劇都很常見,那以內在衝突為主的文藝片是否也能應用同作法呢?我接著會引用Robert McKee的《對白的解剖》對《愛情不用翻譯》對話戲的分析,並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做補充。

密碼:1001



在分析節拍前要先找出此景在整劇本的定位和核心事件,才能再進一步研究該場的故事線。在此場景之前,觀眾已經知道剛畢業的女主角跟著先生來日本出差,自己卻不知道該做什麼,男主角則是個過氣的男演員,和家人不睦,且兩人都對自己人生的走向感到迷失,而失眠更加深他們沮喪的情緒。他們有過兩次巧遇,這兩次都是女主角主動打招呼,而男主角只是輕輕回以微笑,直到這場戲,仍失眠的兩人在酒吧相遇,才有了第一次交談,並萌發情誼。

這場戲的核心情緒事件是[迷茫的兩人終於找到能傾訴的對象],但因為兩人失眠和茫然的狀態,不適合用典型的套路如[兩人知道彼此的共通點後撇掉煩惱,有說有笑,充滿正能量],更不能用典型的語言交鋒來塑造張力。

因此呈現核心事件的方式應該是[兩人拿彼此的窘境開玩笑,雖然絲毫沒有撫平傷口,但至少有彼此能陪伴]。整場戲先透過彼此的玩笑話,讓情緒曲線呈上升趨勢,直到兩人敬酒後,曲線來到最高點,但講完話題後的寂靜,讓兩人的負面情緒又浮現出來,因此曲線驟降,並透過"失眠"這種沒辦法靠玩笑話來淡忘的痛苦來畫龍點睛。最後再藉由男主角的感同身受,讓兩人更加親近。

現在整場戲的曲線定出來了,接著要根據人物的特質、當下狀態及寫作可能遇到的問題,來寫出更扎實清楚的節拍。

編導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先前男主角一直都是比較被動,因此必須讓男主角能順理成章地敞開自我。第二個問題是此場戲的劇情事件只是兩人提各自的私事和一些玩笑話,因此節拍必須在符合寫實調性的前提下,能真正推動他們越加親近。

現在可以開始分析節拍的設計,我歸納出的節拍組合如下:

1.攀談/應和
大綱:from此影片開頭~女主角點vodka

導演先安排整酒吧的客人不多,男主角身邊都是空位,這樣當女主角選擇坐在他旁邊時,觀眾和男主角更能察覺女主角的目的,編劇就不用再想多餘的情節搓合他們,同時也能呼應最後男主角主動認同安慰女主。

點酒時女主角先遲疑一會兒,想試探男主角的反應,而男主角除了幫忙接話,更以自嘲的方式推薦威士忌。透過面對男主角另類的歡迎,兩人的互動有了不錯的開始。

2.問話/傾訴/自嘲
大綱:from女主角問男主角來這做什麼~男主說威士忌還不錯

有了不錯的開場後,女主進一步問男主,然而男主一口氣傾訴自己的煩惱,讓她有點措手不及。看到她這樣反應,男主選擇自嘲,緩解尷尬氣氛的同時,也拉近兩人的距離。

這裡還有兩點可以補充。這場戲有些節拍包含3個以上的行動,要分辨哪些行動屬於同組節拍可以依照"主題"來檢視。此組節拍的主題則是[男主角來日本做什麼]。如果是兩個人在針鋒相對,則可以依照其中一人的"目標"來看,如前面我自己寫的吵架戲就分兩組節拍,主題分別是[誘導B犯老毛病]和[針對B痛處狂打]。

此外這場戲的話題有經過特別編排。真正讓兩人困擾的不是婚姻或事業不力,而是自我的迷失,因此編導先從最淺顯的婚姻開始,帶到事業和學業時,能進一步透露他們對志向的茫然。這樣當兩人開完玩笑,後面的寂靜和對話才能真正凸顯他們的痛苦和親近。

3.反問/傾訴
大綱:from男主提問~女主說自己也有朋友住這

這裡換男主主動提問,帶出他更積極參與這段對話,而女主在這的談吐也透露些訊息。當她在提到[自己現在沒在做什麼]之前,以"嗯"贅詞帶出她的自卑和疑慮,甚至臨時編出[找朋友]這謊話。

到這裡可以看到兩人的對比,女主面對陌生人會比較主動交流(男主則較封閉),但要揭露自我時,女主反而比較退縮(男主則能輕鬆應對)。這種清晰的特質對比,讓此片就算沒有愛情片典型的鬥嘴或親密戲,也能為人物建立可信的火花。

4.比慘/反諷/應和
大綱:from男主問結婚多久~男主說自己真的考慮過要買保時捷

當男主問對方結婚多久,勢必會提到自己長達25年的婚姻,他這麼做可能是想藉由[自己更慘]來安慰她,但女主可能沒察覺到他的用意,便不自覺以中年危機來做反諷玩笑(女主先前也這麼做過)。

面對女主的反諷,男主並沒有見笑轉生氣,而是進一步自嘲,因為做為演員,他能理解對方真正的意思。在化解誤會後,兩人之間又更進一步。

5.補償/自嘲
大綱:from女主讚賞其婚姻長度~男主以開車比喻

女主發現自己可能又犯老毛病(其丈夫在之前有抱怨過),便反過來讚美他的堅定,在説[25年啊,這還挺厲害的]這句話時,她有些停頓,帶出她邊講邊思考要怎麼補救。面對這種補償性的讚美,男主也很難開心起來,便透過解說來轉化氣氛。透過這段有趣的比喻,帶出這兩人物互相貼合的思維和談吐。

6.提問/回答/反諷/傾訴/另類鼓勵/反諷
大綱:from男主問她職業~兩人敬酒

男主透過對方的職業展開新話題,當她說剛從哲學系畢業,男主立即嘲諷。因為兩人先前已經開過玩笑,所以在這裡兩人之間不會有齟齬,女主也敞開心防,說出自己現在只能當志工的困境。這時男主也很難說出真正激勵人心的話,因此利用"角度"這種哲學系常用到的術語,做玩笑式的安慰,了解其含義的女主也用同方式回應。

7.傾訴/認同

我認為最後這節拍是整場戲的轉捩點,因為這裡是情緒曲線驟降的地方,男主在這時並沒有說出突兀的勉勵或浪漫到假掰的安慰,他只是簡單表達自己的感同身受。畢竟在人際關係上,比起帶來歡笑,能陪伴別人度過低潮更加珍貴。因此即使情緒曲線降到最低點,卻也是兩人最親近的時候。

總結下來,這些互動獨立拿出來看很雷同,但在編導精準安排下,逐步呈現兩主角在各個層面的投合。或許此scene沒有營造出明顯的氛圍,但也為之後甜蜜又帶點哀傷的故事打下基礎。

註:雖然我很推薦《對白的解剖》,但中譯本有些地方的翻譯可能有誤,如這場對話戲男主說[I'm sure you'll figure out the angles/我相信妳可以找到新的"角度"來解決],中譯本翻成[我相信妳一定算得出那些三角函數的],我覺得這句話和前後文都搭不上。因此若有買這本書,建議上網找裡面提到的電影片段搭配看,才不會誤解人物真正的意思。如果有錢又有閒,買原文書當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