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常聽到這種話:用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會有各種不同的感受和想法。這在電影敘事也是一樣的道理,但這所謂的"角度"在電影有更多不同層面的問題要兼顧,如果編導沒有處理好,觀眾常常會用完全不同的角度看片,而那種情況一般不會有好結果。
簡單來說,就是該把攝影機擺在哪,該怎麼移動。成功的電影一般都會去激發觀眾的情感,因此鏡頭擺設的目標,應該是根據劇本的需求,找出這場戲的情感,什麼樣的位置又可以抓住這情感並把它最大化。
但畫面的設計有太多層面可以討論,從景別(遠景特寫等)、角度(仰角及演員面對鏡頭角度等
)、運鏡(dolly或zoom等)到構圖(井字或黃金比例等),每層面的手法除了多樣,其運用的方式也沒有明顯的參考原則(相較三幕劇)。因此我先從大方向的鏡頭維度來討論。
拍攝觀點
簡單來說,就是該把攝影機擺在哪,該怎麼移動。成功的電影一般都會去激發觀眾的情感,因此鏡頭擺設的目標,應該是根據劇本的需求,找出這場戲的情感,什麼樣的位置又可以抓住這情感並把它最大化。
但畫面的設計有太多層面可以討論,從景別(遠景特寫等)、角度(仰角及演員面對鏡頭角度等
)、運鏡(dolly或zoom等)到構圖(井字或黃金比例等),每層面的手法除了多樣,其運用的方式也沒有明顯的參考原則(相較三幕劇)。因此我先從大方向的鏡頭維度來討論。
a.位置
註1:相關解釋
註2:源自Bill Burr的脫口秀,男人性高潮的反應跟開香檳很像.....你懂的
觀眾看完電影後的爭論大都是關於人物的行為,A說不喜歡配角的行為,B可能會說[你要換個角度看此人物的掙扎,就會覺得合理]或是[這就是導演想探討的主題啊]。電影會出現這種爭論,七八成都得歸咎於導演沒有事先想好要怎麼引導觀眾的思維。
雖然電影完成後,觀眾要怎麼看只能由他們自己決定,但電影不同於其他藝術媒介,它是由大量畫面銜接而成。若電影聚焦在單一事件或主題,而且又要激發觀眾的情緒,在接收大量"狹隘又單方面"的資訊後,觀眾只會形成一個完整且無法抹滅的觀感,那所謂"自由解讀"的空間其實所剩無幾。
有時導演為了讓觀眾更了解他想傳達的訊息,不只削減自由解讀的空間,連觀眾自主體驗的權限都被拿掉。若要避免這類錯誤,擺好位置後,就要進一步思考其他面向的設計。
要激發觀眾的情緒,就一定要花時間讓他們沉浸在那情境中,即使是最早洩的男人,也一定會花幾秒的時間去"深入"那氛圍才能高潮。所以每個畫面的每元素才那麼重要,除了準確引導觀眾的視覺焦點,更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引領觀眾的思緒和情緒,直到情節高潮處,觀眾才能如編導預期有所感動。Cinefix這支essay提到的三部片分別用母題、長度和焦點達到各自的效果。
<刺激1995>(完整片段)Brooks出獄後決定自殺,這段戲帶出更生人被監獄體制化後的困境,若要讓觀眾產生共鳴,就得讓他們一起去體會Brooks的孤單和無能為力。此片除了用旁白和遠景等常見的手法,也藉由"視線"來凸顯Brooks面臨的情境。
片中其他人不要說互動,連眼睛都沒有和Brooks對上,即使有,不是冷漠(女房東)就是帶有斥責(店長)的互動。相較在獄中和別人有說有笑,他在外面廣大又快節奏的世界中,更加深他的孤寂。藉由同母題"視線"不斷加強Brooks的處境,我們能清楚體會他感受到的孤單,因此當他在最後撇下鏡中的自己,背對鏡頭自殺(撇下我們觀眾),我們也會感到無奈甚至流淚。
<自由之心>(完整片段)主角被懸吊在半空中的同時,週遭的黑奴視若無睹,帶出當時對黑奴的不人道壓迫。在主角剛被吊起來時,其他黑奴躲起來避免惹事,此時用一鏡到底的遠景拍主角一人,這顆長鏡頭先讓觀眾體會到主角的掙扎和孤單。過了將近一分鐘,他們才走出來做自己的事,凸顯黑奴的恐懼和屈從。後面的鏡頭雖然不長,但也透過一定的時間和構圖,帶出此長達一天的刑罰。在不煽情的前提下,導演精準呈現當時日常到毛骨悚然的黑奴世界。
<人類之子>(完整片段)的背景設在多年沒有任何新生兒的新世界,最後嬰兒在戰亂中出生,也讓兩方人馬停火。此宗教意味明顯的場景很容易變得煽情,大家同時跪下讚嘆,加上煽情的配樂,就會顯得太假了。因此導演把鏡頭放在主角背後或觀點鏡頭,讓觀眾能就近看對方情緒的轉變,出了大樓後的手持跟拍,也透過精準的構圖和走位,讓被拍到的臨演(也代表此時能看到主角的人物)一一反應,這樣的拍法在維持寫實調性的同時,仍不減其催淚的力量。
有時候要震撼觀眾,不需要在單一場戲或單一鏡頭中塞滿各種元素,只要讓全片的鏡頭有一定的關聯性,觀眾就能理解這些跟故事的關係。此essay後面兩個案例都用特定的構圖或運鏡方式和觀眾建立共同默契,之後在重要的情節加上類似的畫面,觀眾自然就能理解並立即投入。
第一個案例<Like Crazy>除了用類似的構圖和不同的打燈凸顯主角的等待和焦慮,兩鏡頭中間也插入黑幕,這黑幕不是為了[讓觀眾喘口氣]那種完全沒道裡的用意,而是為了延常這兩顆鏡頭之間的故事時間,給觀眾一種時間過得很常的感覺,同時也能引導觀眾去思考這段期間發生什麼事,這些作用合併在一起,就能發揮兩倍以上的效果。
電影的敘事一般都是跟著特定的主角推動,所以說到敘事第一個會想到的觀點就是[根據誰的觀點來看此故事],其基本觀念在此短片解釋得挺清楚,我就另外延伸出其他潛在問題。
註2:源自Bill Burr的脫口秀,男人性高潮的反應跟開香檳很像.....你懂的
觀眾看完電影後的爭論大都是關於人物的行為,A說不喜歡配角的行為,B可能會說[你要換個角度看此人物的掙扎,就會覺得合理]或是[這就是導演想探討的主題啊]。電影會出現這種爭論,七八成都得歸咎於導演沒有事先想好要怎麼引導觀眾的思維。
雖然電影完成後,觀眾要怎麼看只能由他們自己決定,但電影不同於其他藝術媒介,它是由大量畫面銜接而成。若電影聚焦在單一事件或主題,而且又要激發觀眾的情緒,在接收大量"狹隘又單方面"的資訊後,觀眾只會形成一個完整且無法抹滅的觀感,那所謂"自由解讀"的空間其實所剩無幾。
有時導演為了讓觀眾更了解他想傳達的訊息,不只削減自由解讀的空間,連觀眾自主體驗的權限都被拿掉。若要避免這類錯誤,擺好位置後,就要進一步思考其他面向的設計。
b.長度+構圖
要激發觀眾的情緒,就一定要花時間讓他們沉浸在那情境中,即使是最早洩的男人,也一定會花幾秒的時間去"深入"那氛圍才能高潮。所以每個畫面的每元素才那麼重要,除了準確引導觀眾的視覺焦點,更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引領觀眾的思緒和情緒,直到情節高潮處,觀眾才能如編導預期有所感動。Cinefix這支essay提到的三部片分別用母題、長度和焦點達到各自的效果。
<刺激1995>(完整片段)Brooks出獄後決定自殺,這段戲帶出更生人被監獄體制化後的困境,若要讓觀眾產生共鳴,就得讓他們一起去體會Brooks的孤單和無能為力。此片除了用旁白和遠景等常見的手法,也藉由"視線"來凸顯Brooks面臨的情境。
片中其他人不要說互動,連眼睛都沒有和Brooks對上,即使有,不是冷漠(女房東)就是帶有斥責(店長)的互動。相較在獄中和別人有說有笑,他在外面廣大又快節奏的世界中,更加深他的孤寂。藉由同母題"視線"不斷加強Brooks的處境,我們能清楚體會他感受到的孤單,因此當他在最後撇下鏡中的自己,背對鏡頭自殺(撇下我們觀眾),我們也會感到無奈甚至流淚。
<自由之心>(完整片段)主角被懸吊在半空中的同時,週遭的黑奴視若無睹,帶出當時對黑奴的不人道壓迫。在主角剛被吊起來時,其他黑奴躲起來避免惹事,此時用一鏡到底的遠景拍主角一人,這顆長鏡頭先讓觀眾體會到主角的掙扎和孤單。過了將近一分鐘,他們才走出來做自己的事,凸顯黑奴的恐懼和屈從。後面的鏡頭雖然不長,但也透過一定的時間和構圖,帶出此長達一天的刑罰。在不煽情的前提下,導演精準呈現當時日常到毛骨悚然的黑奴世界。
<人類之子>(完整片段)的背景設在多年沒有任何新生兒的新世界,最後嬰兒在戰亂中出生,也讓兩方人馬停火。此宗教意味明顯的場景很容易變得煽情,大家同時跪下讚嘆,加上煽情的配樂,就會顯得太假了。因此導演把鏡頭放在主角背後或觀點鏡頭,讓觀眾能就近看對方情緒的轉變,出了大樓後的手持跟拍,也透過精準的構圖和走位,讓被拍到的臨演(也代表此時能看到主角的人物)一一反應,這樣的拍法在維持寫實調性的同時,仍不減其催淚的力量。
c.對比
有時候要震撼觀眾,不需要在單一場戲或單一鏡頭中塞滿各種元素,只要讓全片的鏡頭有一定的關聯性,觀眾就能理解這些跟故事的關係。此essay後面兩個案例都用特定的構圖或運鏡方式和觀眾建立共同默契,之後在重要的情節加上類似的畫面,觀眾自然就能理解並立即投入。
第一個案例<Like Crazy>除了用類似的構圖和不同的打燈凸顯主角的等待和焦慮,兩鏡頭中間也插入黑幕,這黑幕不是為了[讓觀眾喘口氣]那種完全沒道裡的用意,而是為了延常這兩顆鏡頭之間的故事時間,給觀眾一種時間過得很常的感覺,同時也能引導觀眾去思考這段期間發生什麼事,這些作用合併在一起,就能發揮兩倍以上的效果。
人物觀點
電影的敘事一般都是跟著特定的主角推動,所以說到敘事第一個會想到的觀點就是[根據誰的觀點來看此故事],其基本觀念在此短片解釋得挺清楚,我就另外延伸出其他潛在問題。
密碼:1002
跟著主角進入故事一般就代表觀眾站在主角這邊,會和他的情感一起共鳴,並主動為他擔憂、同情或開心,但有時候我們不會有共鳴,甚至覺得主角很蠢。因為要做到這點還是要先從劇本著手。
先前評論<科洛佛10號地窖>時有提到,編導說此片說故事的方法跟打電動一樣,觀眾得知的資訊量頂多只能和女主角平起平坐。我們打電玩時會變成主角,去回想目前已知的所有資訊,去思考有什麼辦法可以繼續破關。因此在電影敘事上,除了主角已知資訊多過觀眾,也要確保主角的行為符合觀眾的思維,即使有意外,也要儘速讓觀眾知道這仍屬"情理之內"。
<科洛佛10號地窖>脫逃戲就有遵守編導定下的原則,裡面脫逃的道具(拐杖尖端、火柴等)沒有事先拍特寫,讓觀眾比主角早一步想到脫離辦法,頂多是出現在其他互動的畫面中。因此當主角開始利用這些道具時,不會覺得主角怎麼這時候才想到,或是編劇為了解套隨便亂加道具。
看戲觀點
看戲觀點最常見的區別是感同深受和旁觀,以一場爭吵為例,前者會引導觀眾為人物的掙扎感到共鳴,後者則可能讓觀眾笑這兩人物的愚蠢。這兩類型我之後會分別挑一部片來另寫分析,今天先挑另一類作解析。
密碼:1002
很多藝術片不希望觀眾把情感投放在片中的人物身上,而是這情節背後的用意。但這不代表演員不能演得外放吸引人,攝影機不能就近拍演員的情緒,因為有時要瞭解故事的隱喻,還是要先深入人物的思維和感受。
Stanley Kubirck拍<發條橘子>時當然不會要我們支持邪惡的主角Alex,但為了讓我們理解此故事的寓意(世界無法治癒,是因為不同的邪惡在幫助彼此增長),編導必須先建立Alex熱愛的事物,這樣當政府和反動團體以不人道的方式催毀Alex和他熱愛的事物,我們才能感受那一山還有一山高的邪惡。
Alex聆聽他最喜歡的貝多芬9號交響曲時,配合音樂的節奏,加入兩段蒙太奇,觀眾不會因為這兩段蒙太奇就立刻跟主角有一樣變態的興奮感,但這兩段蒙太奇除了呼應主角的旁白,本身也有一定的美感,因此導演透過標準的"show don't tell"原則,讓觀眾能體會主角對此音樂的熱愛。也為後面的荒謬、悲情和恐怖建立情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