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心棒>和<樁三十郎>看黑澤明如何設計並連貫影像語言

最近連著看<用心棒>跟續集<樁三十郎>,感覺真爽,黑澤明在視覺語言上真的是天才。雖然every frame a painting有針對這點做解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aQC-S8de8),但主要是做大方向的解釋和歸類,這次我挑幾場戲去分析細節,看黑澤明怎麼針對不同的故事和情境,去做不同但連貫的發揮。



營造視覺張力時,很容易落入靜態照片那種[用”單一”畫面的構圖和色彩等美學,第一時間抓住觀眾]的思維,所以拍片時就只能拍出煞有其事,頂多只能做知性的視覺母題或隱喻,不然頂多就是呼應衝突的”結尾”,用畫面來做人物狀態或情緒上的畫龍點睛,有做到這點其實也算是及格了,因為這代表至少你還有想到觀眾的體驗。

而黑澤明則是全程順著衝突的起伏,不斷用視覺來襯托人物/群體的情緒/狀態,同時又能兼顧人物的動機和敘事上的需求。或用every frame a painting的話說:用合適的動態搭配合適的情緒。


如主角第二次到醜寅幫的門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f872IJB3hU),相較前一次是大家直接重重包圍,並用嘻笑的態度把他趕走,構圖上也讓前景的敵人占據不少畫面來突顯敵方的壓迫感。這次主角很明顯要登門挑戰,大部分的人都直接拉開距離來看戲,只有三人主動往前挑釁,因此也特別讓前景空了很多以作對比,這樣的差別在敘事上就已經建立[鎮上的惡徒只有一小部分的人”相對”有膽量]的母題。

但這點在此時還只是很小,沒有情緒的”知性”暗示,這母題要到後面[兩幫派決戰時的畏首畏尾]才用喜劇的方式明確呈現。這母題在這場戲,主要是用來帶出主角精準的眼光和他震懾全場的氣場,他知道只要打倒這三個人,就足以嚇退其他人並證明自己的身手。

所以在他出刀之前,就算沒有被重重圍住,在構圖上都還是會帶出[他旁邊都有人],所以才會安排其中一位走到主角的斜後方,除了讓敘事合理(主角要面對多角度的攻擊,也因此突顯他的強大),也能透過不同分鏡來維持這類構圖的思維。


主角出刀時,除了用較緊湊的剪接來突顯敵人們慌亂的情緒,更安排這三人中的最後一位怯戰並往後退,除了敘事上的作用(主角果斷追砍,把其他人也嚇跑,進一步突顯他威嚇的效果),視覺上也事先為此在前景的右下角安插看戲的嘍囉,並讓他們往後退,讓觀眾能注意到他們的存在,這樣在後面主角追砍時,我們也更容易順著視覺主焦點(主角追人)的動態線,順勢看到嘍囉橫向閃更遠的動作。

接著主角收刀時的兩顆鏡頭,進一步用構圖上的反差,突顯整個情勢的轉變。先是被砍的人直接應聲倒下,直接讓整個畫面只剩主角一個人,以及風聲和慘叫聲,這短時間的急促變化,就足以突顯主角的俐落(在其他片則可能是拉長各人物靜止的狀態,再用遠景拍敵人同時倒下,這種較誇張的做法不是不行,但沒做好或調性不對就容易顯得太刻意)。接著則是斷臂的敵人慘叫,而他的同夥們都躲的遠遠的,加上後面[其他方的人也站遠遠的]類似的構圖,進一步強化這場戲的餘韻和主角的氣場。


更厲害的是,黑澤明是用井然有序的方式設計這些構圖,我提到的這些細節在看戲的當下,在視覺上不會搶鋒頭,而是低調地烘托整場戲的情緒起伏,就算當下沒有被那些細節吸引,或是”知性”上看出這些安排,仍舊能感受到這場戲想達到的效果。這點也有應用在最後的決戰(https://youtu.be/zCjsazHO0c0?t=111)。

雖然是決戰,但這場戲的焦點不是典型的動作片[看主角用花俏的武打或是熱血拼勁來獲勝],而是主角的聰明和俐落,這些點的基礎則是敵方的反應和先前的設定。

為了清楚呈現這焦點,第一個鏡頭先從敵方背後拍,突顯[敵人眾多]的緊張感,然後透過老大拔刀的動作,銜接到主角背後的鏡頭,同時透過刀的反光,帶出[用遠景拍敵人,仍舊能襯托他們的威脅感],繼續堆疊敵人帶來的危險。

接著從正面拍仲代掏槍的畫面,這鏡頭有非常多作用,第一個是延續剛剛的威脅感,第二個是開啟後面[正面拍兩方並越拍越近]的視覺節奏,引導觀眾更容易注意到後面衝突的轉變焦點[仲代的表情],而第三個則是沿用前面的視覺母題,來突顯這衝突的敘事核心。

雖然敵方有人數優勢,但他們還是沒有膽量,所以都躲在持槍的仲代背後,而仲代跟主角比起來,其實也是沒有真正的膽量,加上當時槍枝的限制(彈量不多,能一擊致命的距離還不夠長),所以他還是只能拉近距離來攻擊。而兩方拉近距離後,看到主角仍舊冷靜,沒有任何轉變,仲代的表情也開始變了,甚至叫主角不要再靠近。此時主角突然露出笑容並開始走較快,這也讓仲代愣住,接著主角加快行動,誘使仲代急著對準他開槍,自己再丟刀先發制人。

至於中刀後的鏡頭,以前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拍太長,但這次再看則覺得算是為了彌補邏輯問題的折衷。這種情況下,照理說是換手拿槍繼續攻擊,而這裡可能是要突顯仲代此時痛到無法控制自己的右手(類似被打到橫膈膜或肝臟拳後,身體反射性縮起來的原理),右手反射性緊握著槍,他當下無法直接換手,接著才勉強能動手指扣扳機,但此時已經來不及了。若要挑刺,可以在他開第二發後就讓他直接把右手整個往下搬,而不是只抓著刀。

或者是這一擊讓他痛到有一瞬間直覺性退怯(這裡也有強調他痛苦的聲音),所以他中刀後第一個反應是後退並稍微轉身,然後才回過神要繼續攻擊,但已經來不及了。

這樣看,我覺得較可能是第二種,因為這樣也能呼應後面仲代被砍倒後,其他人就直接變成一盤散沙,如老大直接轉身往後跑,其他人要嘛是慌到直接亂手腳(如大個子),不然就是真的想攻擊但技不如人(這點就靠三船敏郎流暢不拖拍的武打來襯托)。


 <樁三十郎>則可以說是影史最好的續集之一,因為它有針對前作做各種層面上的升級。娛樂上從[無膽量的烏合之眾變成有智力的反派和經過正式訓練的一群武士],人物上則圍繞[主角在前一集第三幕顯露人性],設計更多的互動趣味(主角的刀子口豆腐心;正義但莽撞的武士團),更進一步突顯主角的層次,如總督太太的惱人除了突顯主角的刀子口豆腐心和害臊,也透過[真正的好刀會待在刀鞘裡]的台詞,突顯他的缺點及後面的衝突(如主角的嘴賤刺激武士團做傻事)。加上他對反派下場的懊惱,在不會佔篇幅或說太白的情況下,讓主角更有血肉並增加結局的傷感。他之所以不想入官場,就是因為看透官場上的人都是沒有刀鞘的白刃,在緊要關頭就會鬥個你死我活,所以寧可當浪人,避免過多的情感投入。

這些升級也讓視覺有更多的發揮。如開場主角面對整個敵軍的戲,對方是訓練有素的部隊,主角要威嚇他們但又不能殺人讓衝突升級(不然反會害死自己)。為了在這前提下突顯他們之間的實力差距,前半段先是帶出主角的力氣比他們都大,並用不同分鏡來延續並堆疊。如用一把刀把兩個人推出門,然後其他人從樓梯衝上來卻跟著被壓下去,這裡用側面拍他們跌下去,再從正面拍他們倒地後散開,這些分鏡在視覺上有效把他推人的力量感最大化。但此時其他敵軍並沒有嚇到,只把他當作空有力量的壯漢,直到主角展現自己的劍術並直接怒氣沖沖地向前走,大家才立刻警覺性地往後退,這裡再用同樣的鏡位來強化主角的威嚇感。這些分鏡烘托出的氣魄加上後面主角繼續屌打敵軍的戲,也讓反派對他的賞識以及撤軍的決定合理(再打下去一定會殺掉主角,而惜才的反派想招攬他)。

就算故事衝突沒有延續到下一場,但構圖上還是能接著呼應人物關係的轉變,直接去突顯人物的情緒甚至是喜感。如武士團自作主張去跟蹤潛入敵營的主角,結果反而被抓,這時故事的危機和阻礙增加[要想辦法把武士團放走,但在那之前要先想辦法支開反派,再想辦法殺掉剩下的敵人],換到下一場,在構圖上則是用一顆鏡頭就延續這危機感(被五花大綁的武士團,又被部隊圍繞,用仰角襯托反派從前景走過,突顯他是這場戲最大的阻礙)。之後主角解圍並氣到一個個賞他們巴掌,此時兩方的關係變化更明顯(武士團更心虛自責,主角對他們更頤指氣使)。所以下一場為了在情緒上去烘托這變化,武士團正襟危坐聽主角訓話,而為了在東西不多的房間突顯主角在任何情勢上都高過他們,所以讓主角坐在小桌子上,一來符合主角隨興的作風,二來也能突顯視覺上的喜感。

最後好像也沒辦法為這兩片寫出什麼有詩意或是很深奧的話來作結,那就這樣作結論吧:黑澤明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