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新作在美國出乎意料地招來低評價(或不如預期),那到底是因為美國影評的民族政治意識作祟(如諷刺美國的傑作《厄夜變奏曲》),或是新科技讓觀眾不適應(如《哈比人》的48FPS),或其實是故事的基礎出現漏洞?
今天去看最高規格的版本(120FPS,4K,3D),在討論其科技的效果前,先從最基本的故事說起。
本片的主軸是榮譽歸國的主角在看見美國當地與戰場之間的荒謬反差後,決定要留下來或是重回戰場。這類反戰題材有不少電影去著墨,而此片在主題上並沒有呈現突破性或有趣的新觀點。
當然他遭遇的那些配角都有成功帶出反戰的次議題(如為了石油發動戰爭,勢利眼的片商想低價壓榨軍人的血淚故事,人民的冷漠及歧視等等),但這些支線頂多只能讓觀眾在之後做比較個人或"知性"的解讀(如我當兵時也有過這種遭遇,或是美國和中東的政治探討等)。這些次議題並沒有幫助主角建立更立體的形象或他獨有的價值觀,而且他們常有直白甚至略微說教的對白,讓人物更加平面。
這些大量的次議題又都放在球場的支線,使戰場回憶的戲分佔的比例不高,然而後者又最能呈現主角和隊友之間的情誼,導致觀眾對他們之間的情感僅止於"知道"他們很要好,而沒有真正"感受"到。雖然這不代表主角最後的轉變和抉擇不合邏輯,但過於平淡的支線和平面的人物,使整片的力道減低不少。相較其他有鮮明人物的社會戲劇(如計程車司機、美國心玫瑰情等),此片有可能會隨著時間被淡忘,或只是以"新科技先鋒"的身分被記住。
那號稱未來電影新方向的科技到底有沒有效果?
簡言之,真的有效果,我很期待未來他們會怎麼用此技術去提升類型片。雖然有人說看起來不像電影反而像video,但透過電影化的打光和場面調度,它比較像更華麗的體育賽事精華片段,這類的美感也讓數位電影在未來能和膠片電影作出美學上的區隔。
李安在訪談中提到整片都是邊拍邊實驗的狀態,因此在視覺效果上仍有些進步空間。在3D效果上確實讓畫面細節更清楚,這些細節也能幫助電影說故事(如槍戰戲飛揚的沙塵,觀眾被勒頸時鐵青的臉色),但有些失誤其實不全然是因為科技的問題。
李安想藉由此技術讓觀眾更仔細看演員的表演,並投入其背後的故事,因此在本片有大量的特寫鏡頭。然而一來這些鏡頭的調度都大同小異(就是兩個人講話,或是對著鏡頭講話),二來人物平板對白又說教,就使這些場景顯得貧乏。或許因為預算問題,讓李安沒有辦法做更多長鏡頭的實驗,但嚴格說來,觀眾看電影時不會也不應該去考量到這些製作因素。
這類技術或許能讓幫助演員呈現更真實的人物,但電影之所以是藝術,是因為它有自己的語言,透過剪接和運鏡等,讓觀眾看見情節背後真正的故事和詩意。當我們看到中場表演和戰場回憶交叉時,此技術才有所發揮。看著主角在戰場沙塵中向前衝鋒,大陣仗的樂隊表演時,我們真正"感受"到那場面的浩大和主角親手殺人時的混亂和掙扎,現實和回憶之間的交叉剪接,也讓我們體會到潛意識不由自主地浮現腦海時的感覺。此片段也正是120FPS、4K、3D的新電影和舊有電影最不一樣的地方。只可惜除了這段,其他場景就回歸到貧乏的構圖和場面調度。
雖然有些失望,但相信李安應該能及時做出調整,拍出真正把此技術發揚光大的經典。同時也感慨若今敏還在世,他那華麗流暢的剪接手法和此技術應該很合得來,天阿,真的好想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