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好萊塢那樣的預算搞驚險的動作場面或讓人震驚的血案現場,懸疑驚悚片還能另外加入社會戲劇的元素,除了維持一定的張力,也能對當代社會有進一步的剖析,提升其藝術成就,亞洲就有多部電影以此聞名影史。但多重類型之間的平衡也要特別小心。
即使有社會戲劇的元素,既然以懸疑為主類型,如先前在《健忘村》的評論中提到,電影還是要有多次轉折,透過人物完整的轉變曲線和掙扎來凸顯電影的主題。今天另外拿《殺人回憶》來比較他們怎麼處理觀點、人物和轉折的運用
殺人回憶
《殺人回憶》始終把觀點鎖在兩位警探身上,看著他們在辦案過程屢屢遇挫,開始質疑自己的思維,甚至變了個人。編導也清楚呈現這兩位警探鮮明的性格和對比,這樣我們到後面才能瞭解他們的掙扎並感到同情。
其他配角的功能很明確,先讓觀眾知道他們對主角很重要,這樣當他們面臨困境甚至被殺人犯盯上,我們自然就會跟著緊張。《殺人回憶》的步調或許緩慢(片長超過2小時),但看的時候不會覺得拖沓,因為一來配角出現的戲份都緊貼著辦案主線,並適時丟出線索,引導主角進入下個場景辦案,讓整片敘事不會有斷裂感,二來它把裡面的人物和世界觀塑造的非常立體捉人。
編導藉由群戲的場面調度讓我們了解每個人物的性格和彼此之間的關係。此片有很多場景可以看到每人物完整的肢體動作,其他人又是怎麼去回應。藉由這樣的對比,我們對每個人物會比較有印象。可以回想自己看過所有懸疑片中,你還記得哪些人物?你第一個會回想到他們哪些行動?答案可能有千百種,但應該沒有[我記得他很認真地站著,板著臉詢問線索時的臉部特寫鏡頭]吧?因為那樣的畫面千篇一律,根本沒有呈現此人物特別的地方。
從此片對鏡頭和配樂的處理來看,可以看出導演不會過於干涉觀眾。交給觀眾自己去解讀,讓他們從人物的肢體語言得知他們的想法和轉變後,就能進一步激發觀眾的感受。以學打籃球為例,哪個教法比較有效,是先簡單說明後讓學生自己摸索,還是學生練習的時候,教練一直打斷又一直說明?是前者吧。導演最重要的工作是先找出能真正讓人物形象鮮明的戲(如兩警探不打不相識、逼供),然後交給演員為這場戲注入活力,並透過鏡頭和配樂(或音效)適時畫龍點睛。
如果第一項工作沒有做好,就很容易上樑不正下樑歪,為了增加張力而加入追逐戲或是配上懸疑氛圍的配樂。但觀眾很容易就知道這只是導演在亡羊補牢,結果沒做出該有的氛圍,又沒有進一步塑造人物,反而破壞整部電影的結構。
現在回過頭來看《目擊者》。
《目擊者》的主題是[每個人都是裡面的共犯,所以真相才不重要,或只是基於私利去追尋]。整片以記者莊凱勛為觀點,分兩條支線(調查車禍真兇、救出柯佳嬿),如果要呈現好主題,要嘛就是以黑色幽默的方式笑看每個人掩護彼此,或是以悲劇方式呈現莊逃不出命運的擺佈。但編導對配角的看法模糊不定,這導致後面的亂鬥及莊的掙扎難引起共鳴。
尤其車禍受害者柯佳嬿的設定更是致命傷,她在中間被編導揭露曾是個罪犯,但這項資訊只有我們觀眾知道,因此當莊在電影後半段為被綁架的柯奔波時,我們不會擔心她的生死,這條支線的張力就沒了。同時莊偵查這樁案件的動機太晚丟出來,如果在前半段就先讓觀眾知道他也曾在這案件中分到一杯羹,並帶出他心虛想向受害者贖罪,並把柯改成無辜捲入命案的受害者(如只是不出賣罪犯男朋友的愛人),才能真正激發出這條支線的悲劇性。
這問題在另條支線造成更大的傷害。李銘順和許瑋甯在片中顯然是嫌疑犯的身分(看預告片就很明顯了),片中揭露他們確實是車禍案的共犯時,卻拍了一場愛情爭吵戲。如果是希望我們同情他們,那這樣當李銘順以職位壓迫莊凱勛時,反而抵銷這場戲的張力及莊的悲劇性。如果是希望我們以聖人的姿態為裡面每個人的衰運哭哭,那為何最後又要以對峙的情境結束?到底是要我們怎麼看待這些人阿?還是編導根本沒思考這個問題...
懸疑片的轉折除了要翻轉案子,也要翻轉觀眾對人物的看法,才能開啟後續的懸念,不然就只是為轉而轉。而為了讓整部片更有懸疑張力,編導以為轉折本身就能娛樂觀眾,便無節制地亂放轉折,反而把劇情變的瑣碎沉悶。片中不斷翻轉車禍真兇另有其人,但大家很早就猜到兇手不是李銘順就是許瑋甯,所以這支線的懸念一下就沒了。那至少可以透過這個轉折進一步了解這人物哪裡特別,也沒有,每個人都只是不想被關而已。《羅生門》至少有透過三位當事人互相矛盾的說詞透露出他們不同的目的以呈現那時代重名譽的虛偽風氣,但此片每個人的目的一模一樣,而且還花篇幅重演一模一樣的車禍現場(只是肇事人不同而已,台詞還差不多),這些情節只會造成拖台錢的冗長。
這樣的凝視畫面在其他部片是不是很眼熟(如寒戰)?
從此片對鏡頭和配樂的處理來看,可以看出導演不會過於干涉觀眾。交給觀眾自己去解讀,讓他們從人物的肢體語言得知他們的想法和轉變後,就能進一步激發觀眾的感受。以學打籃球為例,哪個教法比較有效,是先簡單說明後讓學生自己摸索,還是學生練習的時候,教練一直打斷又一直說明?是前者吧。導演最重要的工作是先找出能真正讓人物形象鮮明的戲(如兩警探不打不相識、逼供),然後交給演員為這場戲注入活力,並透過鏡頭和配樂(或音效)適時畫龍點睛。
如果第一項工作沒有做好,就很容易上樑不正下樑歪,為了增加張力而加入追逐戲或是配上懸疑氛圍的配樂。但觀眾很容易就知道這只是導演在亡羊補牢,結果沒做出該有的氛圍,又沒有進一步塑造人物,反而破壞整部電影的結構。
現在回過頭來看《目擊者》。
《目擊者》的主題是[每個人都是裡面的共犯,所以真相才不重要,或只是基於私利去追尋]。整片以記者莊凱勛為觀點,分兩條支線(調查車禍真兇、救出柯佳嬿),如果要呈現好主題,要嘛就是以黑色幽默的方式笑看每個人掩護彼此,或是以悲劇方式呈現莊逃不出命運的擺佈。但編導對配角的看法模糊不定,這導致後面的亂鬥及莊的掙扎難引起共鳴。
尤其車禍受害者柯佳嬿的設定更是致命傷,她在中間被編導揭露曾是個罪犯,但這項資訊只有我們觀眾知道,因此當莊在電影後半段為被綁架的柯奔波時,我們不會擔心她的生死,這條支線的張力就沒了。同時莊偵查這樁案件的動機太晚丟出來,如果在前半段就先讓觀眾知道他也曾在這案件中分到一杯羹,並帶出他心虛想向受害者贖罪,並把柯改成無辜捲入命案的受害者(如只是不出賣罪犯男朋友的愛人),才能真正激發出這條支線的悲劇性。
這問題在另條支線造成更大的傷害。李銘順和許瑋甯在片中顯然是嫌疑犯的身分(看預告片就很明顯了),片中揭露他們確實是車禍案的共犯時,卻拍了一場愛情爭吵戲。如果是希望我們同情他們,那這樣當李銘順以職位壓迫莊凱勛時,反而抵銷這場戲的張力及莊的悲劇性。如果是希望我們以聖人的姿態為裡面每個人的衰運哭哭,那為何最後又要以對峙的情境結束?到底是要我們怎麼看待這些人阿?還是編導根本沒思考這個問題...
...然後要我們"自行解讀"嘛?
懸疑片的轉折除了要翻轉案子,也要翻轉觀眾對人物的看法,才能開啟後續的懸念,不然就只是為轉而轉。而為了讓整部片更有懸疑張力,編導以為轉折本身就能娛樂觀眾,便無節制地亂放轉折,反而把劇情變的瑣碎沉悶。片中不斷翻轉車禍真兇另有其人,但大家很早就猜到兇手不是李銘順就是許瑋甯,所以這支線的懸念一下就沒了。那至少可以透過這個轉折進一步了解這人物哪裡特別,也沒有,每個人都只是不想被關而已。《羅生門》至少有透過三位當事人互相矛盾的說詞透露出他們不同的目的以呈現那時代重名譽的虛偽風氣,但此片每個人的目的一模一樣,而且還花篇幅重演一模一樣的車禍現場(只是肇事人不同而已,台詞還差不多),這些情節只會造成拖台錢的冗長。
此片的主題和人物設定一開始就相互衝突,為了讓劇情說的通,加入無助懸疑張力的人物和情節,但又沒有好好建立每個人物的形象,而是用老套的配樂和多餘的追逐動作戲補救。類型的混亂,讓此片成了不刺激也不深刻的四不像。近年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國片正是此導演的短片作品《保全員之死》,透過層層翻轉,揭露每個人的目的和背後的荒謬,《紅衣小女孩》也有些意外不錯的幽默點,以為他對類型片的操作會越來越好,看來現在結論下得太早了。